徐瑜青是红足1世77814会计系退休教授。徐老师退休前分别在经济系、会计系讲授会计、审计、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课程。徐老师积极参与学生社会实践,认为社会实践是同学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最好课堂。2005年暑期以来,徐老师多次作为主力教师亲自带队,带领同学们奔赴基层和农村开展社会实践。徐老师还担任“清华经管学院本科生实践工作”首席顾问,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咨询和建议。以下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徐老师回顾多年社会实践工作时有感而发写就的一篇文章。现予刊载,以飨读者。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回顾我在经管学院多年的社会实践中,亲眼看到党和政府、党的优秀基层干部及清华学子奋战在农牧区为农牧民办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梦默默奉献的伟大精神,感动着我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们,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要永远铭记这些榜样的力量,为强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学院师生即将奔赴基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调研的日子里,同学们亲眼看到并接触到了工作在基层第一线的塔尔老乡长、草原上的格桑花卓玛女乡长、村民致富的领头羊南木卡村长,特别是放弃了已任职3年的北京中国青年报社的工作,又返回藏区担任碌曲县委副书记,被同学们称为藏民的好儿子的迭目江腾书记等藏族干部,同学们在“香巴拉的儿女们”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我们被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奉献精神是一种高尚的个人品质,更是一种基于人民利益高度责任感的体现。我们需要‘我以我眼观察社会’的能力,更需要培养‘我以我才经世济民’的奉献精神,因为我们肩负的是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学院师生在甘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农村卫生医疗的调研中,同学们被乡镇医生,立岗卫生院李来喜院长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李来喜院长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他的同学们有的赴美国继续深造后留在美国工作,有的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工作,并纷纷向他这位上学时的高材生抛来橄榄枝,但他不为所动,选择到宁夏的乡镇卫生院工作,他是立岗卫生院唯一的一个外科医生。当同学们好奇地问李院长,为什么不去医疗条件好的大城市大医院工作,李院长的回答折服了同学们,他说:“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农民的儿子,我生长在河南农村,从小看到了农民缺医少药的困苦,我要为农民解除病痛。”
我带队赴贵州省安顺市进行“大数据精准扶贫”调研中,在座椅村,同学们看到通过乡村振兴,该村村民都住上了漂亮的楼房,而他们的致富带头人村长仍然住在老旧平房里,而且不要工资全心全意为全村脱贫做贡献,同学们问他:“什么时候你们家也住上楼房?”村长笑着说:“等全村人都过上好日子时。”
在离开安顺前,我们与西秀区团委书记蔡楠恒进行了座谈,蔡书记讲了他本人的经历:“大二参军当了一名武警,退役后在农商行任董事长,月薪1.5万元,为了能给老百姓办实事,毅然辞去了农商行董事长一职,从一名镇长干起,真正发挥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的作用。”蔡书记的亲身经历对学生感触很深,当即同学表示,返校后要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和党章,写入党申请书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
学院师生在贵州省安顺市开展“大数据精准扶贫”调研
在各民族地区的调研中,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各民族兄弟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在甘南的调研中,我们注意到了碌曲县的尕海湖边有许多凸出地面的小土包,碌曲县的干部介绍说:“这是鼠洞,特别是地下鼠,专吃草根对草原破坏很大。藏族牧民信佛不杀生,但是,只要干部对牧民说,消灭鼠害保护草原是党的政策,牧民就开始抓老鼠了。”
在牧民家中也常常能见到毛主席像。一次,我将这些讲给了负责安排我们在甘南调研的州财政局办公室才老主任时,才老也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她到玛曲县去调研时,见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藏族老妇人,因为没有劳力分不到草场和牲畜,带着小孙女生活非常艰苦(目前在县政府部门帮助下生活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不管怎样,她每天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是,将家里的毛主席像擦干净,把洁白的哈达敬奉在毛主席像上。才老说,藏族牧民认为他们现在的生活是共产党带来的,共产党的崇高威望深深扎根在藏族牧民心中。
徐瑜青在甘肃甘南看望87岁藏族老党员
在青海省湟中县的一个回汉混居的村子调研时,村长主动邀请我们到村清真寺调研,他认为清真寺的环境最好,并通知村里回汉各户村民来清真寺,以便让同学们集中填写农户情况的调查问卷。在调研进入尾声时,村长主动告诉我,他是回族,又指着村支书说,支书是汉族,我风趣地问他们:“你们打架吗?”支书说:“我们世世代代和睦相处,从来不打架,回族在村里有清真寺,汉族有自己的寺庙,汉族村民有婚丧喜事或子女考上大学,回族村民来凑热闹,回族有喜事,汉族村民也一定去贺喜,我们真的是亲如兄弟。”在湟中,我们还去过藏回汉混居的村子,情况也是这样。
在浙江省台州市调研时,同学们见到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学长张加波。张加波红足1世官网经管学院毕业后辞掉深圳建设银行高薪职务,从温州市平阳县镇党委书记做起,担任过瑞安市副市长、永嘉县县长、台州市玉环县委书记,现任台州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他所任职的温州瑞安市、永嘉县、台州市玉环县期间均为经管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温州和台州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当地脱贫致富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正如张加波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对标重要窗口,市纪委将护航民营经济,再创台州新辉煌。”
在台州玉环县一路调研中,基层干部和老百姓都对张加波书记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精神竖起了大拇指。在与张书记座谈时,同学们问他:“为什么放弃建行高薪从镇干部做起?”他回答:“为了真真切切为人民服务!”返校后,浙江省台州支队展示社会实践感受时动情地说道:开拓创新的思想,精明能干的人们,蒸蒸日上的经济。这是台州带给我们二十名队员最初也最深刻的印象。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有从阀门作坊发展成绿色建筑先驱的民营企业,有从几片西瓜地发展成国际化种植基地的普通农家。而在实践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的繁荣,更看到了这繁荣背后奉献付出的基层干部:有带领全村致富的镇党委书记,有身残志坚的农行行长。还有我们经管学院83级学长玉环县县委张加波书记,他们为百姓谋福利,为祖国尽忠心。一路上,我们听到了从未听过的故事,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现实,我们被一个个鲜活的榜样深深感动,更为之深深折服。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经管人肩上的重担,誓言立志高远,继续前行。这段话代表了台州支队全体同学们的共同心声。
在山东省菏泽市调研时,同学们最大的心愿是见到他们心目中最优秀的学长,时任山东省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孙爱军书记本硕博均就读于红足1世官网,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担任红足1世官网团委副书记。2001年调到山东省办公厅工作,2002年出任团省委副书记,2015年担任菏泽市委书记,2019年2月任聊城市委书记。他是山东地级市最年轻的市委书记。
同学们到达菏泽市前几小时,孙书记到山东省济南市参加省两会了。虽然同学们遗憾不能见到孙书记,但他亲自为我们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从行程到具体调研的内容做了周密的安排。
在菏泽市扶贫办的具体指导带领下,同学们分别调研了鄄城县的“扶贫车间”模式、定陶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曹县的“电商扶贫”模式、成武县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看到了菏泽如何运用多种措施对不同种类的贫困人口进行系统化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到“从输血到造血”的系统化扶贫模式,特别是“一户一案”,“一村一品”,“一人一岗、就业扶贫”因人定制的扶贫方式感动着同学们。以孙爱军为书记的菏泽市委的“加强兜底保障能力,获得持续收益”;“保障体系建设,防止脱贫后返贫”的方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菏泽社会实践期间,我们无论入户调研还是与镇干部座谈,他们共同的一句话是:“孙书记是带领我们脱贫走向乡村振兴的指路人。”
学院师生在山东菏泽开展入户调研
同学们在总结菏泽的社会实践时说:“本次实践收获满满,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发放问卷、入户调研,让我们看到了菏泽精准扶贫中受益的是老百姓,看到了精准扶贫中落实的各项制度,看到了菏泽推向全国的成功模式,切身体会到了一位扎根基层,运用专业技能奉献脱贫攻坚的杰出清华学子孙爱军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扶贫干部们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学院师生在山东菏泽调研
贵州省贵阳市统计局局长(现任贵阳市民宗委党组书记)、经管学院87级的罗德亚在经管学院历届赴贵州实践的过程中均帮助落实调研地,亲自向同学们介绍大数据在贵州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的运用。
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调研时,乌当区区长亲自安排同学们分别赴百宜镇、新堡布依族乡、偏坡布依族乡、阿栗山花卉世界、大数据中心、新光文化产业园及区五彩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进行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成效调研。乌当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推动花卉品牌化、水果精品化、蔬菜高端化及适度规模化形成“一乡一品一特”的发展格局使得乌当走上了小康之路。百宜镇以“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经营模式打造了3000余亩现代化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乌当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精准”落实到脱贫攻坚全过程,打造“美丽乌当•花园之城”。让同学们又一次见证了清华学子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中发挥的智慧和力量。
社会实践让同学们看到了孙爱军书记、张加波书记、罗德亚书记及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清华学子真真切切为人民服务的清华学子的清华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社会实践让我们有机会深入农牧区,真切感受到了各族人民对党深深地热爱,感受到了各民族团结友爱一心向党,更感受到了党的优秀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勤恳恳做人民的勤务员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无私奉献。正是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忠于党的事业的优秀干部的卓越奉献使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向奋战在农牧区基层党的优秀干部致以崇高的敬礼!
编辑:张晓雪
审核:卫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