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足1世官网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做实业才是我的最爱——记MBA2005-金融孙鹏

2013-04-12
阅读:

孙鹏,1995年至1999年就读于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理财专业,2005至2007年就读于清华经管学院金融财务MBA项目。2000年底进入当代投资集团,历任财务经理、财务副总监、首席财务运营官,成为当代集团最年轻的董事。2005年加入中赫集团,历任中赫置地副总裁、中赫集团首席财务运营官,现任中赫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中赫置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他在房地产企业管理、投融资、财务、预算合约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孙鹏是位有个性的企业家,他最大的个性就是超越自我。他不喜欢做得游刃有余,只求在个人能力极限的边缘做到淋漓尽致。这也注定他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前进和突破是他的永恒的追求。他信奉“客户需求为王”的理念,尽管把所谓的“利益最大化”“成本控制”放在一边,但最终却往往收获最大的利益。

我更喜欢破茧成蝶的过程

孙鹏下定决心搞实业,是在毕业一年多以后。1999年从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理财专业毕业时,他选择了一家“看起来很美”的外企。他毕业那会儿给自己定了个标准,叫“两个不去”:国企不去,私企不去。

“当时想,国企论资排辈,关系很复杂,劳心劳神,真想做事的话不能去;那会儿对私企的理解是家族式、小老板式的经营模式,不是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孙鹏这样解释当年的选择。

孙鹏就业的那家IT外企当时正准备上市,但一年多后,上市没有成功,风投的钱没了。这种落差让孙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

在孙鹏的心底,始终有这样一种动力源泉:我们处于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绝对不能辜负这个时代!2000年底。他决定重新给自己一个机会。

“当时还是这个想法,国企不去,受不了论资排辈。我是做财务的,得去一个有钱的公司。什么公司有钱呢?搞房地产的,我就去了当代投资集团。”孙鹏接着说,“我就想去一个实体的公司,专心搞实业。”

那一年,北京市的商品房开发起步,孙鹏赶上了好光景。他从最底层的会计主管开始,往后是财务经理、子公司财务副总经理,接着是集团财务副总监、常务副总监、首席财务运营官。虽然是按部就班,但上升速度惊人:到会计主管到子公司财务副总经理用时3个月,一年半之后担任集团财务副总监主持全面工作,两年后做到首席财务运营官。

“之所以上升这么快,跟民企的机制有很大关系。”孙鹏说,当时的老板奉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的原则,只要有本事、有能力,无论年龄,无论亲疏,都给你好平台。

当然,这也跟孙鹏的艰苦付出有关系。当时他一个月回一次家,基本就住在单位。

2006年5月,孙鹏做出一个让人意外甚至震惊的决定——辞职。那一年,他不到三十岁。是当代集团战略发展委员会12个委员之一,是最年轻的董事。

“离开时很多人打破头都想不明白:是战略管理委员会的委员,还是两大委员会的主任,还在清华读书,还是董事,公司负责租房、配车,夫人还怀孕,怎么这个时候离开呢?”孙鹏回忆当时的情景。

孙鹏对老板说:“我还年轻,不想太安逸,你就把我从悬崖上扔下去,是鹰我就翱翔天空,是鸡我就坠落悬崖。总之我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孙鹏对同事说:“我喜欢蝴蝶,不仅喜欢她美丽的双翅,更喜欢她破茧成蝶的过程。”

永远保持向上的冲力

孙鹏离开了当代,去了中赫。

中赫是2005年9月才注册的公司,以投资能源和房地产开发为主,2006年才开始拿项目,孙鹏去的时候总共才六七个人。但就是这样一家年轻的企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便凭借一系列高端地产项目在地产界崭露头角,此后迅速向矿业和电子商务领域进行扩张。如今的中赫集团已逐渐完成高端地产、矿业及电子商务三大资源的战略布局。

在孙鹏办公室里,“志者恒进”的字幅很显眼,这也是中赫的企业精神。

当聊起这四个字的含义时,孙鹏说:“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是当时我们几个人的共鸣,想到这四个字时,我们眼睛一亮:就它了!”

虽说“志者恒进”这四个字的诞生有些玄乎,但孙鹏还是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解释:永远居安思危,永远不要站在荣誉簿上,永远让前方的目标激励自己。这个“志”,是心理目标、动力源泉。

有人说,中赫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迅速崛起,在民营企业里是一个奇迹。孙鹏的解释是:大家都抱着一种对事业的追求,公司发展定位也非常清晰。

谈到中赫的管理团队,孙鹏有些得意:“我们用了5年时间,从六七人壮大到四五百人。包括总裁在内的所有高管人员全是从名企挖过来的,所有职业经理人都是行业里的顶尖人才。”

对于公司的发展规划、管理体系,孙鹏也是津津乐道:“发展规划很清晰,一步一个脚印,到哪个时间做自己的资本积累,到哪个时间做自己的现金流积累,哪块上台阶,哪块有舍有得,胸有成竹。集团做大股东应该做的事情,板块做板块应该做的事情,共同的纽带是全面计划运算管理体系。”

孙鹏最自豪的还是他发起的接班人培养制度。按照规定,各个级别必须指定专人培养。如果没有接班人,能力再大也通不过。每个人在往上走的第一步,就是首先把他的下属培养得跟他一样强,或者超过他。

“这就避免了恶性竞争、搞小团体。会计培养出纳,出纳培养收银员,经理培养会计,总监培养经理,而且有期限、有考核。”孙鹏说。

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孙鹏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干得时间不长,但他对自己当时找工作的经历印象深刻、引以为豪。

孙鹏当时投了5份简历,百发百中,5个单位都要他。

原来,1999年很多人做简历都是A4白纸,而他用粉色和绿色的纸;别人简历没有贴照片,而他正儿八经拍了正装照放上去;当时很多人还是手写简历,打印的都很少,而他使用电子排版,还带封皮……

“用人单位一收就是几千份简历,你凭什么脱颖而出?必须用特别的手段,做个与众不同的人。首先要从形式上吸引别人注意,否则就失去了机会。”对于这件事,孙鹏至今仍洋洋得意。

窥一斑可见全豹。现在中赫置地的定位也很独树一帜。按孙鹏的说法是“做地产界里的劳斯来斯”。

“在销售额上,劳斯来斯比不过宝马,也比不过奔驰,但它高端的地位是不可憾动的。我们不是靠销售额来占领市场,也不是靠推广战略,而是针对于经过严格市场划分后的那些特定高端人群的需求。我先考虑的不是控制成本、利润最大化,而是客户的需求。”孙鹏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并得到客户的认可及市场的检验。

2005年,孙鹏还在当代投资集团,当时有高管培训计划,老板就让他读个EMBA,长江中欧,清华北大,随便选。他没有随便选,爱琢磨事的性格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了。经过认真思考分析之后,孙鹏找到董事长:“我不读EMBA,我想读FMBA。”

老板很吃惊,孙鹏就开始陈述理由:“第一,读EMBA的话,对资源的获取远远大于对知识的获取,对交友的获取远远大于学习的获取。而对我来说,充电的愿望远远大于交友应酬的愿望。第二,虽然我属于高管,但还是执行层,读EMBA并不合适。第三,我学的专业就是金融财务,跟FMBA挂钩。”

老板听了孙鹏的一席话,点头同意了。

孙鹏对FMBA项目招生之严格印象深刻。2005年淘汰率很高,200多人报名,只收了70人。读了一年的项目,孙鹏发现他们班开始发生变化了,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换工作的特别多。

“学习之后,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定位了。班里超过一半的同学在上学这两年换了工作,越换越好,项目对我们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孙鹏说。

“项目老师对我们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授课期间,已经延续到毕业。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沟通交流磨练。”孙鹏说,他们班还保持着一个传统,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多则四五十个人,少则一二十人,经常聚。

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孙鹏说,现在这个社会,造成了大学生比较浮躁,有点好高骛远,有点眼高手低,年轻人必须有吃苦的精神,不要相互攀比。

跳了两次槽的孙鹏最后说:“换工作不能过于频繁,在稳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你才能把行业专业掌握得很全面,才能立于不败。”

采访时间:2012年10月

采访地点:建国门国贸大厦

采访:郭云强(学生记者)

撰稿:郭云强(学生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