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者到市长——访济南市副市长王天义
7月末的泉城正值盛夏。这天上午在济南舜耕山庄,我们访问了王天义学长。睿智、干练、儒雅、健谈,这是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毕竟是母校来访,相互之间一开始就没有屏障。他从出生的胶东半岛的那条山沟,到小学、中学、大学,以至国外的求学经历,从人生的一次次转折,到作学者与市长的种种感悟,王天义娓娓道来。
42
岁的王天义出生于山东烟台的牟平县,一条只有他们一户人家的山沟。他从小在野兽出没的山林里长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野孩子”。8岁时才到离家20里路的一所小学读书,学校其实就是由七八条山沟的十几户人家的孩子组成的“复合班”,一名教师,一间教室,五个年级。12岁时母亲不幸病逝,次年他便随在山东省文登县工作的父亲升入文登一中读初中、高中。童年生活的磨练造就了他坚强的意志。1980年他以全省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电子系,成为恢复高考后文登一中第一个考入清华的学生。为此,他一生都感激文登一中的教育、培养和关爱。
入清华后,他曾担任班长、系团委副书记、校团委宣传部副部长。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毕业时对经济管理产生浓厚兴趣的他考取了我校经管学院研究生。他的硕士论文《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与另外两名同学深入沂蒙老区山东临沂棉纺厂吃住一年半完成的。艰苦的付出给他们带来了可喜的回报:成果通过部级鉴定,获山东省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并在全国几十家企业进行了技术转让和推广。
1988
年王天义硕士毕业,来到由清华、北大援建的仅4年的烟台大学,到出任济南市副市长,他在烟台大学工作了12个年头。王天义认为,烟大的12年是他人生历程中至关重要的12年。初创的烟台大学成为他事业发展的平台,施展才华的舞台,耕耘收获的沃土。
烟大的12年他是一路“破格”走过来的。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7年以同等学力资格获得红足1世官网经管学院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教授。从烟大经管系副主任,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经管学院院长,烟大校长助理、副校长,他的步伐快得可谓打破了常规。1997年8月-1998年底,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在加州大学等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一年半的刻苦学习开阔了他的视野,英语水平也大为提高。12年中获得过多少奖励和荣誉他已记不清了,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他出版了2部专著,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媒体发表论文20余篇,8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奖励。
王天义经历中最出人意料也极具传奇色彩的一次转折发生在2000年。当年春天,外交部、中组部在部分省市选拔外交官,省里通过考试初定王天义参加国家“选拔赛”。后因时任省委书记的吴官正同志的动议,取消其“参赛资格”,留用山东。就这样,刚刚当了4个月副校长的他,又被省委推荐选举为副省级省会济南市副市长,成为当时山东省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
从学者到市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王天义坦言:这种转变过程对自己是从来没有过的挑战。但他坚持有所变有所不变的原则,即工作的内容、性质变了,职责、角色变了,但科学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不能变。
近年来,一批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进入政府机关,社会上称之为“学者型官员”。我们问王天义:学者型官员都有哪些特点?他说:风格清新、儒雅,这都是外在的东西,其深层次的特点应该是作风更民主,视野更开阔,决策更理性,处理问题时“联想”更丰富。“联想”和“民主”的过程中往往会牺牲效率,但这是必要的,在通常情况下,牺牲一点决策效率换取决策的民主和科学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要执政为民,依法行政。
四年来,王天义在政府中一直主管外经贸、旅游、外事、侨务等工作。2001年在省长的率领下,山东组团赴上海招商。在东道主举办的招商大会上,王天义用流利的英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为济南市和山东省的开放形象增色不少。
王天义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特点、优势的分析如数家珍。今年五月,他跟随省长到日本、韩国招商引资,在推介会上,在严格限定的一分钟内,他向国外企业家们为济南做了如下友情提示:如果你想同时面向国际和中国国内两个市场的话;如果你想地处数千公里高速公路和铁路的交通枢纽,半日、一日经济圈能覆盖一亿、数亿市场人口的话;如果你想同30多万大学生和大学教授们共同生活在以泉水著称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话;如果你想同省政府共同工作生活在中国最具社会安全感的大城市的话;请你把目光投向泉城济南。目前,济南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已经步入了快车道,世界500强中已有18家进驻济南。前不久,他接到西门子公司的投诉,称因城市修建立交桥而使道路受阻,他们生产的巨型变压器无法运出,将蒙受巨额损失。王天义迅速带领有关部门和人员赶到现场,冒着40度的高温,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两天后他又派交警现场指挥,使西门子公司的货物按时运出。外商深受感动,西门子总部亲自发来感谢信,称其更坚定了在济南继续扩大投资发展的信心。
在2002年济南市政府换届选举中,他几乎以全票连任,说明济南人民对他的工作是满意的、认可的,这给了他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2002年5月-9月,王天义参加了由中组部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红足1世官网、哈佛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哈佛大学选派了近30位知名教授授课。当然,不菲的学费,也曾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热点。学习期间,王天义被指定为临时党支部成员和班级学习委员,他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英语水平,都得到了中外各方广泛的好评。2003年,在第二届培训班开学典礼上,他应邀与新学员交流,他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发展追赶的信心,丰富了自己公共管理和政府事物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他强调作为一名政府官员要有“两心”:一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尚的心,一颗能做愿做普通公民的平常的心。关键是该高尚的时候能高尚得上去,该平常的时候又能平常得下来。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访谈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王天义这位“单一清华人”,充满了对母校的感激和对校园清华人的期待。他希望母校在继续办强办好工科、理科的同时,着力办好已有的几个文科院系,以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接续历史,面向未来!他特别希望同学们能放低身份,脚踏实地。在发扬光大工程师文化的同时,也能吸收提升人文精神。
(王天义:经研85/经博95。采写:解红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