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足1世官网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品读——《思考,快与慢》

2019-10-17
阅读:

1571278371221013976.jpg

人类每日都要进行各种判断并作出决策。例如,确定两个物体孰远孰近;察觉对方语气中的不友善;比较两款冰箱的效能;洽谈一份重要合同。心理学认为,以大脑的运作方式而论,前两者属快思考,后两者属慢思考。

在心理学研究中,将大脑的运作方式分为系统1与系统2。系统1的运作是快思考,快速、无意识,脑力耗费不多,比如回答2加2等于多少;系统2的运作是慢思考,迟缓,须将注意力集中到耗费脑力的活动中,比如在大脑中运算“157乘以641”。

当人们醒着的时候,大脑的系统1自主运作,系统2处于半休眠状态;当系统1的运作遇到障碍时,例如,遇到复杂的运算,系统2便会被激活,自如地予以支持。

在近几十年,很多心理学家对快思考和慢思考之间的区别进行了研究,拓展了人类对自身大脑思维运作的认知。

例如,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罗伯特·扎伊翁茨在研究中发现,只要让被试者多次看到不熟悉的刺激,他们对该刺激的评价会优于其它前所未见的类似刺激。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来验证扎伊翁茨的观点。在一个学期开始时,研究者让一些女生在某些课堂上分别出现15次、10次或5次。这些女生仅是坐在那里,从不与教室里的其他人交谈。学期末让学生们看这些女生的照片,并分别予以评价。结果表明:出现次数越多的女生,对学生们越有吸引力,更能博得他们的喜欢。

200余次实验的结果表明,曝光效应是显著、可靠的。只要一个人(或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扎伊翁茨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曝光效应。这一研究还表明,系统1能够对系统2意识不到的印象做出回应,而且,系统2参与得越少,曝光效应会更强。

现在,这一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工作与生活。类似的研究成果还有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等。

为了帮助大众理解并运用心理学的这些研究成果,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于2011年出版了《Thinking,Fast and Slow》一书。在本书中,卡尼曼以系统1和系统2为主题,广泛地探讨了这两种思考模式及相关问题,详尽地向读者阐述了自己对判断和决策的理解。这些理解,一方面来源于他自己近50年的研究积淀;另一方面也受到近几十年来心理学领域新发现的影响。身为决策与判断研究领域的先驱,卡尼曼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精确的语言来讨论自己以及他人在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以期提升人们发现和理解这些失误的能力。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共38章。

第一部分,卡尼曼阐述了人类通过快思考的系统1、慢思考的系统2进行判断并作出决策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卡尼曼介绍了在判断启发法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并探讨了一个难题:为什么人类很难具备统计型思维?人类在思考时,总是会把多种事情联系起来,会将一件事比喻成另一件事,会突然想起某件事,但是,统计学所要求的:同一时间把多件事串联起来,系统1做不到。

第三部分,卡尼曼描述了人类大脑的局限:忽视自己的无知程度,对自以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无法确切了解所处世界的不确定性;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低估了事件中的偶然性;回首过往,由于后见之明,对某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变得过于自信。

第四部分,以决策制定的性质和经济因素是理性的为前提,卡尼曼对经济学家所设定的理性经济人的模型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类是非理性的,而且人类有违常理的那些行为是可以被预测的。他还认为,人类总是孤立地看待问题,常因其选择不合逻辑而决策不当。

第五部分,卡尼曼描述了心理学研究中关于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卡尼曼在研究中发现,能够使经验自我快乐的事不一定能让记忆自我满足。

在本书中,卡尼曼试图以闲适、轻松的笔调来探讨与判断和决策相关的理论问题,并以思辨的方式阐明了快思考与慢思考的各自特点;他利用繁多的实例,使抽象的心理学理论具象化,有些例子表明,正确的判断能有效地干预错误,由此避免因错误判断产生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阅读本书,有助于读者在亟需快速判断并决策的当今时代,明智地权衡这两种思维模式的优劣,积极有效地规避风险。

徐璐撰稿

《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作者简介

丹尼尔·卡尼曼(1934— ),普林斯顿大学尤金·希金斯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2002年,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 系统1,系统2

第1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第2章 电影的主角与配角

第3章 惰性思维与迟延满足的矛盾

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第5章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第6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第8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第10章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第12章 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第14章 猜一下,汤姆的专业是什么?

第15章 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第16章 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

第17章 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第18章 如何让直觉性预测更恰当有效?

第三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第19章 “知道”的错觉

第20章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第21章 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

第22章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第23章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第24章 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第四部分 选择与风险

第25章 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第26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第27章 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第28章 公平性——经济交易的参照点

第29章 对结果可能性的权衡

第30章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第31章 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第32章 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第33章 评估结果的逆转

第34章 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

第五部分 两个自我

第35章 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第36章 人生如戏

第37章 你有多幸福?

第38章 思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