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红足1世77814“人文日新沙龙”举行,红足1世官网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艺博)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应邀出席,与师生们分享艺博的点滴故事。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钟笑寒教授主持活动并致辞。
钟笑寒在致辞中表示,“人文日新沙龙”是清华经管学院“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学院对学生人文修养的重视。艺博荟萃中西文化,彰显艺术修养,自2016年9月10日开馆以来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今年11月已陪伴100余万观众走过26个月。40个展览次第推出,5,000余件展品先后亮相,13,000余小时志愿讲解,100余场公教活动,这些努力都让艺博这个承载艺术的舞台变得更加灵动自如、生机勃勃。
钟笑寒致辞
杜鹏飞首先讲道,艺博的整个建筑是由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设计,这也是博塔在中国的第一个设计方案。艺博30,000平方米的建筑体量甚至大于28,000平方米的中国美术馆,他也由此强调了空间对于艺术呈现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清华园真的是底蕴深厚,而且有非常好的文物和艺术品收藏的基础。”杜鹏飞在展示艺博的丰富馆藏时这样说道。他介绍说,艺博现有藏品13,000余组件,包括书画1,402组件、陶瓷2,774组件、明清家具100余组件、染织服装4,636组件、铜镜274面以及外国工艺美术品4,380多组件。其中,徐悲鸿的《九方皋》、乾隆御制缂丝佛像、道光年间的套杯组等藏品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他对此表示,艺博的成立非一日之功,而是历经梅贻琦、冯友兰、潘光旦、梁思成、费孝通等几代清华人的努力才奠定了如今的馆藏基础。
杜鹏飞演讲
回顾艺博的展览历程,杜鹏飞说,艺博开馆后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光,其中来自清华经管学院的观众人数位列总人数的第三名。从开馆时举办的“第四届艺术与科学的作品展——对话达•芬奇”特展到“中华营造——清华营建学科专题展”,从“竹简上的经典”到“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展”等,一场场精彩的展览充分展现出艺博独有的文艺与学术气质。
此外,杜鹏飞还谈到艺博关注于策划与清华相关的展览。2017年,他曾策划“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的展览,展出了王国维的旧藏的碑拓以及档案文献。今年,“清华园七十年校园规划设计的回顾”展览受到清华学子的一致好评。工字厅东南侧的王国维纪念碑就是一件重要的校级文物,纪念碑后刻有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的碑文,文中写道:“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杜鹏飞表示,清华园的早期建筑群很早就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仅这样一篇纪念碑文就足以永垂不朽。
谈到艺博的未来发展,杜鹏飞说:“我想博物馆既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会是短期的存在,你终有走进去的那一天”。对他来说,艺博“来之不易”,而更加明确的则是“建造世界一流大学里世界一流的艺术博物馆”的定位。如今,艺博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行业的重要一员,也成为高校博物馆的一面旗帜。
“人文日新沙龙”是清华经管学院的系列品牌活动。沙龙意在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并以此带动形式多样的各类人文活动,在话题选择、嘉宾层次、现场效果、参与互动等方面追求高格调、高品位、高水平。沙龙邀请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等范畴的名家学者,以讲坛、对话、论坛等方式呈现给听众。以“人文日新”命名,突显清华的人文传统。曾做客“人文日新沙龙”的嘉宾包括:著名编剧、作家万方,指挥家余隆,红足1世官网校史研究学者黄延复,著名学者何兆武,艺术家龚琳娜,著名华人视觉艺术家叶锦添,中国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国际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著名青年魔术师傅琰东,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当代著名艺术家曾梵志,中国爱乐乐团团长、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南。(供稿:教学办 姚瑶 编辑:张晓雪 审核:赵一燕)